学校新闻


【第58期经贸论坛】张钧德谈“越地文化与范蠡研究”

2017/03/27   文:钱入深   来源:本站原创

3月22日下午,经贸管理学院(范蠡商学院)举行第58期“经贸论坛”。中国五大镇山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张钧德先生,应邀作“越地文化与范蠡研究”专题报告。

张钧德先生现供职于浙江省会稽山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,主要从事绍兴旅游与地域文化研究。他曾任绍兴市社会科学院大禹研究中心秘书长,现为中国五大镇山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,四川省大禹研究会《大禹文化》和河南省登封市《中国大禹文化》杂志编委,绍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等。从事越地文化研究20余年来,他著述颇多,先后出版《越之水》《绍兴风物特产》《绍兴先贤》等学术著作,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。

报告中,张钧德围绕“范蠡筑城”、“财经宝典”、“范蠡相关遗址”、“范蠡离越出走”和“范蠡精神”等方面,作了阐述。

“范蠡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足智多谋,他也是一名出色的建筑师,古城绍兴有‘蠡城之光’之美称,到公元2012年,绍兴建城就有2500周年了,这与范蠡筑城不无关系。”张钧德认为,范蠡的才能还体现其经商思想中。他有一套被句践视为“国宝”的“财经宝典”,被句践用丹砂抄录在丝帛上并放置在枕中。范蠡“谨从时、知取舍、不息币、务完物、正价格和明时交”等经商思想,蕴含经济价值规律,体现出范蠡卓越的经商思想和经济才能。

谈及范蠡相关遗址,张钧德说,绍兴及周边有许多与范蠡有关的遗址。绍兴城内有府山、塔山等,绍兴当地有嶕峴大城、牌头越山寺埤中、上虞陶朱公庙等,周边地区有宁波东钱湖的陶公山、德清的蠡山、曾称范蠡湖的嘉兴南湖以及无锡的蠡园、宜兴的慕蠡洞等,皆为后人研究范蠡留下宝贵的史迹资料。

张钧德认为,整合越地文化及其历史文化资源,可以丰富旅游文化资源,助力经济发展。古越国是范蠡的“第二故乡”,挖掘和利用好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,有着重要历史和现实意义。

张钧德对我校创设范蠡商学院,牵头成立绍兴市范蠡研究会等表示赞赏。他认为,深入开展范蠡研究,践行范蠡精神,传承弘扬商圣文化,对加强学生思想教育,培育大学生人文素养,提升人才质量,进而助推绍兴经济文化发展,大有裨益。

本次论坛为绍兴市范蠡研究会“范蠡与越文化”系列学术报告之一。交流环节,该研究会的多位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,与张钧德作了探讨交流。

(文/图:经贸学院 钱入深)